此生的圓滿句點

社論
社論

在高齡化社會中,如何面對死亡,是愈來愈多人須深思的課題。

醫療科技挽救生命,卻也模糊了生與死的分野。《紐約時報》記者凱蒂.巴特勒(Katy Butler)在《偽善的醫療》書中指出,自一九六○年代維生系統問世以來,創造了半死不生的生命狀態,產生「植物人」、「腦死」的新詞彙。儘管治療令生命品質低落、醫療成本高昂,醫病關係緊張,醫護人員也難以脫離「救命」的角色責任。

為了結束痛苦,包含許多末期病人在內,感覺自己走投無路之下就會嘗試自殺,但世界衛生組織(WHO)等研究皆指出,每十到五十名嘗試自殺者當中,只有一名會成功;不論成功與否,都令親人受苦,社會資源也受到影響。

在華人社會中,死亡常是避談的話題。病人在親友密切的網絡關係中,滋生面對疾病和死亡時的複雜情緒;尤其在「孝道」的家庭倫理影響下,病人未必能夠自由決定生死。曾有媒體調查反映,九成以上民眾願意在末期時放棄維生醫療,但六至七成的人卻希望家人能多活幾天。家人在經歷情感上的不捨和煎熬時,也可能因彼此意見相左,而不敢承諾,難以真正尊重病人意願。

因此,「適時死亡」成為有識之士奮力爭取的目標。所幸《病人自主權利法》終於在二○一九年元月上路,讓人們在意識清楚時,能夠針對日後病重時,預先選擇接受或拒絕的醫療照護,透過與專業醫療團隊諮商,簽署「預立醫療決定」。此舉可望緩解病情無法逆轉時的道德困境,翻轉《醫療法》架構下,病人無法拒絕各種延長生命措施的單一立場。

本期主題報導中,臺北慈濟醫院第一批預立醫療決定書簽署者中,有慈濟志工朱文姣。她在照護不同親人的經歷中,深感需坦然面對死亡,也持續和家人談論生死,相互了解內心的想法感受。

協商過程的可貴,在於彼此共同創造生命的意義和價值。生命誠有限,但在終點前回顧人生旅程,會發現一步一腳印的無憾,以及還有機會表達的愛與善念。

在身體健康時發揮良能,有病痛時預先自主決定如何劃下生命圓滿的句點,這是人人可以為講師的生死教育。如此一來,往昔令人畏懼與忌諱的死亡,將轉化為饒富意義的「善終」,啟發生者產生勇於面對日常的力量。